🚀 The Book in 3 Sentences

  1. 一本序写的很真诚的书,有个人和工作上方方面面的建议,不是软件编程行业也同样可以借鉴。
  2. 善用网络和媒体,营销自己。
  3. 跳脱自己的舒适圈,从“小”做起,开始写作,开始演讲。

🎨 Impressions

原以为作者John是个传统程序猿,但翻了他的视频,整个人壮到不行,看来各行各业都需要跳脱刻板印象。John从自身行业出发,给予同行职业发展,延伸到和人理财和健康等领域,核心是要发展自身的软实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故所有的年轻人,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阅读这本书。

书中有多个章节,但我的summary只针对#健身 #自我营销 #学习作出小结和分享;另,并再一次对“退休”的的定义重新思考(我是同意John观点的),每个人理解的“退休”都不同,我认为理想中的,应该是

  • 时间自由,想干嘛的时候可以干嘛,而不是被公司/上级束缚;
  • 地理自由,没有人能指挥我应该去哪里干些什么;
  • 保持工作,我会一直工作到很老,但是是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 终身学习,总是有很新鲜的东西我在探索;
  • 被动收入>基础生活支出,躺着啥都不干都饿不死。

☘️ How the Book Changed Me

  • 继续坚持自己的内容创造,给自己洗脑内容哪怕只有一点是有意义的,即使写作再烂也能持续改善;
  • 不断思考内容创造的面向(虽然现在还是没想出来),但已在执行路上;
  • 继续坚持健身习惯并不断调整饮食;

📒 Summary + Notes

#健身

  1. 热量的计算

已经健身了1年又1个月,对于碳水/蛋白质/脂肪有了一个很初步的认识和计算;但对于卡路里还不是很懂,对于食物的热量还是在一个非常表面的认识。计算摄入的热量应该不难,计算燃烧的热量就有点困难,可以搜索basal metabolic rate (BMR)即基础代谢率工具进行计算。

  1. “推”,“拉”,“腿”的训练

对于一般人,甚至生活在都市丛林的人而言,一周进行三练也是很ok的。以下几个基础动作,一般人足够用,你又不是要去比赛。

2.1)推

胸肌:卧推,哑铃飞鸟

三头肌:臂屈伸,滑轮下压

肩部三角肌:杠铃推举,哑铃侧平举

2.2)拉

背部:单臂哑铃划船,迎体向上(高位下拉)

二头肌:哑铃交替弯举

2.3)腿

股四头肌:深蹲

腘绳肌:硬拉

  1. 开始做点有氧(减脂)

游泳游了2年,而卡到期了后的一个绝佳的有氧运动就是有氧,记得17年夏天在芝加哥的公园里,有非常多的老外都在跑步,而且都是身着比较专业的装备。跑步也是治疗轻度抑郁的天然良药。

  1. 健身时的装备

做无氧时并不喜欢带任何运动手表和耳机,满头大汗时带着这些东西让人心烦。

作者写书的时候水果公司还没推出手表,推荐了其他的运动装备;我在推出手表前非常期待,推出后竟也突然失去兴趣,有氧时可以心血来潮戴着水果手表看看心跳,记录下运动里程等等,整体来说,乐趣大于实际。

自我营销

  1. 打造博客

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在西方,确实可以按作者建议的做,并且我也认为是正确的。其实不难,持之以恒,保证内容质量,每周至少一篇的速度更新博客 — 如果能坚持几年,Google开始收录你的blog,对SEO等等就会慢慢出现效果。

而在中国,大部分还是依附在各大主流平台,很少人会真的搭自己的blog网站(甚至也没必要),国内和西方的习惯相差甚远;另,对于中文SEO(于Google来说)也是一个问号。

但仍然可以去用Wordpress去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我就是这类少数人),好处也不少,由于可以使用国外的主机,敏感话题可以写,可以作为自己的文章存档,满足自己内心的爽…

  1. 内容从何而来

刚看了早前Naval的一个访谈,在未来,人们会对有着完全不搭嘎标签的个人产生兴趣,我理解就是斜杠青年,个人IP会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一个人有着不同标签,才够真实也具有魅力。

所以,主打个人品牌的blog当然要有一个niche,但是亦可以添加和输出其他有意义的内容,不只没有伤害到你的niche,反而给你的个人品牌加分。我关注的几个Youtuber更是如此,有的主打健身,有的minimalism,有的hiking,有的文化差异/探索,有的读书提升,并且都涉足其他领域,然后粉丝们也都买帐,感觉都相辅相成,完全不会有违和感,因为你够真实。

其实一写下去,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灵感,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去抽丝剥茧,并整合成自己的东西并呈现给公众,亦是一种对自己的提升。

作者还分享一个小技巧 — 就是和别人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甚至辩论,这个话题也有可能成为你的热度文章。

  1. 把你的内容90%都做成免费

长期主义,当你免费的为其他人提供实际价值时,回报更大;

免费的内容更容易被转发和分享,从而达到更广的受众(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转发,谢谢);

推荐一本书Show your work,把你擅长的、正在学的、或别人感兴趣的无私的奉献出来,最终的受益者其实是自己,就如五星级主厨把他的烹饪法分享出来,只会让自己更出名,甚至让别人心生感激从而以某种方式回报你(如去餐厅吃饭);

而如果到了monetize环节,别人也早已知道你能提供的内容更容易的买你的账。

  1. 运用SNS推广

和第一点类似,中西方其实水土不同。西方可以善用Twitter推广你的blog文章,Twitter是最为简单和快速的传播途径(之一);当然国内环境也有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取决于你的受众群体。

  1. “可是我并不擅长写作“

作者也是,但他还是写了这本畅销书。你不必是海明威才能写作,任何人都可以。毕业后进入到工作之后,才发现写作除了有记录的作用,还是缓解压力的效果,写的反而比在学校更多更真诚了,但比起笔和纸的涂涂画画,我更倾向于在我的Mac上码字(可能因为我的字太丑)。

同理,对于有潜在性的传播方式,比如公开演讲、做视频、做Podcast,这些统统都需要跳脱自己的舒适圈。我写作功底不行,我声音不好听,我不会剪视频…其实都只是借口。

学习

  1. 学知识的最好途径是实践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执行一直在我眼里是最重要的,想的60分足够了,干就对了。

例如学语言,有些人整天想报个班,让老师教你,总给自己找借口要学基础;其实,开口去说就对了。也造就了社会的共同认证 — 小孩学语言比大人快的多。错!小孩只是比较厚脸皮,说的多,训练的多,自然就上手了。我个人也在学德语的路上,没花什么钱去上课,Youtube就是我的老师,此外我花的钱都是在其他平台(非常少的花费),和母语者视频对话的费用。

实践才是真理,没去做,你的笔记做的再漂亮也没有。正如我现在每阅读一本好书,我都花时间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对我有益的读书笔记,也希望对我的读者能有所帮助。

  1. 成为导师

这个“导师“的含义已经有所不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我有某方面的技能/知识能对其他人有帮助,我即是导师。仍然回到“分享者”的话题,做一个学习者和分享者,对其他人产生价值,坚信长期主义,你的“徒弟”有朝一日也有以某种形式帮到你。

外贸工作同样适用,你必须成为客户的“导师”,例如工业领域上,你不必非的做的想日本人那样的程度才能有客户和你做生意,你只要比客户懂的多一点,自然能有打动客户的点,便有后面的故事。

  1. 怎么分享

我发现最近的内容分享者越来越多了,疫情加速了内容创作经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成为Micro-celebrity。“教学“字眼用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分享”。确实,当你在“教”别人时,无需让自己表现的比别人更智慧更博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而不是证明自己的优越性或取得认可。

目前,博客或者视频平台都是大热的分享渠道,这波经济已经势不可挡!对了,我也将在不久后分享我德语速成的独门心法,结合了我学到的一些学习技巧,和一些实践,融会贯通以我自己的方式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