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ressions

这是一本讨论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永恒不变的人性法则与致富心态的书。Morgan Housel 已经晋升为我的新偶像,他的笔墨把金钱讲的没那么晦涩,也恰到好处地把人性融合进投资类的主题。虽然书里看很多案例有点烦,但是阐述的道理都打中你人生当中的某一个卡点,非常受用。

在动荡的时代,这是一本能教我们保持清晰思维和内心平静的指南。与其预测变化的未来,倒不如遵从恒久不变的人性规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生少走一些弯路。比起上一本 The Psychology of Money,书中有很多让你活的更从容,更自在,更懂得重视那些长久不变的智慧。

我很喜欢书面那个 ♾️ 的logo,让人心里很平静。

✍️ Quotes & Excerpt

If you can get your work life to where you enjoy half of it, that is amazing. Very few people ever achieve that. — Jeff Bezos

I think everybody should get rich and famous and do everything they ever dreamed of so they can see that it is not the answer. — Jim Carrey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side that’s fertilized with bullshit.

I dollar cost average into index funds. My net worth is a house, a checking account and index funds.

📒 Summary & Notes

一、足够就够了

现代社会容易高估别人的幸福。「羡慕」和「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社交媒体的盛行把这两种情感推向高峰——朋友圈背后的那个人好像很开心?别人开的豪车,别人的出国旅游,都被过度放大了。可在多巴胺被轰炸过后,带来的是更多的负面情绪。近来人类并没有进化到哪里去,被社交媒体绑架的我们,更像是被操控的猴子。

当你也买到「豪车」之后,爽了一时,也不过如此。

但如何知道什么是「足够」真的很难。因为人永远都在追求更多,解决了一个问题,会碰到下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应该被解决,而什么问题应该佛系对待?来源于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探索和定义。如果一味追求金钱,而不考虑自己的理想生活是无知的。能够在得到更多的道路上对自己按下暂停键是很带种的。

Morgan 给出的幸福人生的建议是「降低期望」,不要试图比别人更幸福,而是学会让自己更知足,这是不变的幸福道理。

投资也要懂得什么「足够」——即投资是为了何种目的?炒短线赚快钱和长期投资的玩法固然不同。如果是为了长期复利、保持自己资金的购买力或对抗通胀等等,那就必须心态摆正,不被市场情绪所影响。说的简单其实很反人性。

二、每个人的顶点都不同

有的人二话不说可以移民日本,有的人可以在东南亚长期战斗赚钱,有的人可以放弃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远赴德国工作。但有的人他妈的就是不行,而不行又怎样?

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品尝生活各种酸甜苦辣。然后你才能骄傲地对自己说「原来这个钱,我真赚不了」,然后很帅地转身离开。

达不到某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一点都不丢脸。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不同的。对家庭的观念不同,对金钱的认知不同,骨骼惊奇程度不同,很多都不同。重点是自己要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事业的顶点能到哪里?能连结到地球上的哪个区域?特斯拉股票能升到多高?比特币能突破到多高?没人知道。虽然我们不一定非得去经历,但是犯贱如我,而且人生本来就是一趟苦旅,所以八成还是会去试一把。譬如出海来东南亚工作,碰到了很多挑战——不管是事业和身心,都有或多或小的问题。也许到顶了?如果感觉到了,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一切就行了。

三、好的事情慢慢来

2010 年耶鲁大学一个研究表明,肥胖率增加并不是因为人吃了大餐,而是因为他们每天不间断吃的那些小零食。反之同样适用。大部分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人生中美好的东西,最卓越的技能,都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欲速则不达,slow growth 才是最健康的。

但有趣的是,很多大的进步却没人能注意得到,比如数十年磨一剑的医疗科技。「去年心脏病死亡率下降 1.5%」这种标题,一点流量都没有。但这意味着过去半个世纪中,避免了 2500 万人死于心脏病,这是很伟大的。

好的事情,反而太平凡了。比如有价值的公司,比如颠覆性的科技,这些都不是一夕之间从石头堆里蹦出来的。而且经过长年累月 compound 复利复出来的。但是往往被世人忽视,因为现代人更在乎爆炸性的新闻,一夜之间发生的负面的鸡毛蒜皮更为人津津乐道。

现代人很多都是太无聊,没耐心,情绪化。总是想直接看到他们最想看到的东西,在乎短期的瘾,然后被社交媒体控制。生意上,总想走捷径,快速致富。可是成功没有捷径,成功就是很辛苦的,那种网上流传的成功人士所谓的「秘诀」往往也不是什么「秘诀」,那个「秘诀」也比想象中的来的更辛苦。

If you are efficient, you are doing it the wrong way. The right way is the hard way.

上面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找到对的方向,慢慢熬吧。

Morgan 在书中讨论了成就卓越的两个因素——「耐心」和「稀缺性」。生意上,虽然说东南亚的生意大多追求短平快,但是做「一辈子的生意」更是痴人说梦,如果生意已经上了轨道,那就居安思危地给他创下去;而「稀缺性」就是打造自己的差异化,进而在市场更好的竞争。「耐心」让事物成长,「稀缺性」让成功更加可观。

不难理解近几年兴起的「个人品牌」,都是围绕「稀缺性」,因为很个人,独一无二。

  • 如果不是为了赚钱,那么动机变得纯碎;
  • 说好一个 story,把复杂的事情说的很简单,为懒人提供价值;
  • 自己 build 一个东西是其实是很有驱动力的,感觉还很奇妙;
  • 好东西是很难量产的,比如 red moon 的皮具;
  •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一定也解决了世界上其他人的问题;
  • Morgan 很有「耐心」地广泛阅读,而现在的写作,很多都来自于「十年前」他所做过的笔记,渐渐地,他建立自己的「稀缺性」;
  • 自己写文章,过程虽然冗长也乏味,但能进入另一种心流;
  • 问自己「哪些内容即使在 10 年之后,还有人愿意阅读?」;
  • 谁不想写 timeless 的内容,一路写来,很多观点我也在重新塑造。我的 lyu观点,我的 gluten饮食,我的 email账号…看起来挺可笑,但这些内容都是我深思熟虑后写的,也算是我的「稀缺性」;
  • 这个世界越快,你要越慢;
  • 「该说的都已经被说过,但是因为没人在听,所以还得全部再说一遍。」– André Gide
  • 不要创造一千个人喜欢的产品,而是创造一百人爱的产品;
  • 不要写一百人爱的 blog,而是做一个反应自己灵魂的个人网站;
  • 走在自己的时区上面,认识自己,保持专注,持之以恒;
  • 「了解」你的受众很快会变成「讨好」你的受众,大部分的自媒体创作者也许是昙花一现。

四、别活在 excel 试算表里

Events compound in unfathomable ways.

就算研读历史,未来也未必会按历史重演。但,人性的贪婪,恐惧,机会,追求…这些却是相似的。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的,比如投资,生意,婚姻…但是人往往就是很爱预测,今年按去年这样赚能赚多少钱?比特币看走势能涨多少?特斯拉股票能涨多少?赌球看抖音分析?简直胡扯。

现实总是差很大,别活在 excel 试算表里——没什么意义,应该活在当下,去他妈的预测。

又过了一年,你的认识改变了,你的心智也不同了,你的银行账户的数字也变了,也许去年你笃定的那个信念已经崩塌了。所有的一切,都会揉成一个雪球,在今年和以后,再度滚起来。

五、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改变的

安稳舒服的时候,人几乎是不愿意做改变的。只有真正必要的时候,才会去 take chance,才有很大很快的改变会被执行。没事去跳脱舒适圈本来就是有点犯贱的做法。

因为商业环境健全,生活安稳,德国人很难很难去做其他「冒险」的生意,吃力不讨好;而来东南亚奋斗则不同,如果确实需要更多的现金流支持高品质生活和开创未来更多的选择性,那就「必须」走上这条路,拥抱不确定性。

有时候,创新也好,工作也罢,是逼出来的,一点都不舒服。所以,如果要约德国人一起做生意,表面上说很有兴趣,但如果不是 hell yes,那就是 no。

Where there’s pain, there is profit.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稳定的工作,这个世界永远是动态变化的,任何岗位都有可能被淘汰。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持续地学习和适应,时刻留意新的出路。

六、凡事都有代价

Everything comes with overhead.

所有的东西有一个 price,只是一开始不说出来或者认识不到罢了。

比如出国工作,表面上美好——更自由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是也伴随着压力,不确定性,和奇怪的人打交道,低品质生活,减少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无定义的工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代价。

而这些代价一开始并不知道,因为它们通常没有一个 price tag,能让你用现金支付了事。而且这些代价也没有优惠券,你只能自己细细品。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不要觉得受的苦都是磨难,而是甘心情愿地去支付门票,当成你通往下一个关口的一段旅程,你会到达下一个 level。

七、刺激真的太刺激了

Incentive 刺激会让正常人去做疯狂的事——刺激越到位,事情的疯狂程度就越低。

对于自己的旅程和想要的生活的探索,则会让你慢慢定义出你觉得所谓「疯狂」的事情为哪般。要小心你收到的刺激,要下意识的放弃掉一些不必要的刺激,特别是能让你生活变黑天鹅的那种刺激。

八、乐观点好还是悲观点好?

做生意,长期乐观,短期悲观。时常担心账户的资金够不够给员工发工资?这个月的船期会不会出问题?如履薄冰。乐观和自信,中间要填入重重的悲观和警惕。

投资也是如此,长期乐观。我有信心优质公司的员工会长期解决问题,我有信心市场长期会正向反馈给投资者,我有信心小散户会过度乐观而导致一些市场修正…至于某个公司下个季度会干嘛,我不知道,我也不必要知道,只要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

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敢做梦,像悲观主义者去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做一个理性乐观主义者 Rational Optimist。

九、事情没那么复杂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只是大家都很忙,浮躁到不愿意静下心来仔细瞧瞧,却选择无脑窃取他人的途径。

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团队把商业模式设计的很复杂,做了一大堆分析,其实是自己在给自己设限。往往健康的生意的本质是——你有赚,我也有赚,仅此而已。

关于理财知识,学校教我们的是如何定价衍生品和计算净现值…实际上,理财也就是花的比赚的少,存钱,保持耐心而已;健康方面,则是睡大概 8 个小时,多运动,吃食物的原型,别吃太多。但现在流行的是补剂和生活小撇步。如果别人试图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只是为了「销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