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pressions
这本书是 Austin Kleon 的三部曲的最后一本,我一直放着没看因为书名有点误导我——感觉像是一本教你持续创作的书。但翻了几页就察觉到,更多的是传达了创作,甚至是生活的心智,亦延续了 Austin 迷你小书的好读,当然一如既往的赏心悦目的文字插画。
✍️ Quotes & Excerpt
What’s clear is that it’s healthiest if we make a daily appointment to disconnect from the world so that we can connect with ourselves.
Everybody gets so much information all day long that they lose their common sense. — Gertrude Stein
The phone gives us a lot but it takes away three key elements of discovery: loneliness, uncertainty, and boredom. Those have always been were creative ideas com from. — Lynda Barry
Don’t make stuff because you want to make money—it will never make you enough money. And don’t make stuff because you want to get famous—because you will never feel famous enough. Make gifts for people—and work hard on making those gifts in the hope that those people will notice and like the gifts. — John Green
Go out and walk. That is the glory of life. — Maira Kalman
📒 Summary & Notes
有一个 routine 是很重要的,如同在 Make time 书里提到的在你的个人日历里隔出一个 block,「强制」你做某件事。并不是说靠着这个 routine 做了什么事情,而是强调拥有 routine 本身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限制性,人的本性容易懒散,则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比如现在更多人拥有了「不上班,只工作」的状态,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如果没了「上班」的 routine,很容易掉入效率的陷阱。这时,可以自己创造一个 routine,也许是 2 个小时,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办公」,并依此做灵活的调整。
「随时随地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就可以工作」,看似是远程工作的一个乌托邦,但经过我一年来半远程的工作体验,现实往往更残酷一些。我喜欢作者提出的「bliss station」的概念,即你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地方让你深度工作或者发挥创意,这一点有点类似 David Allen 的 GTD 书里提出的关于「工作区域」的概念。但这个 bliss station 不只是一个「地点」,也是关于「时间」,即什么时候在那里工作才是最有效工作的时候。大家虽然都很忙,但忙着忙着都很容易欺骗自己,其实一天有效工作时间能保持在 2~4 个小时也差不多了,不然就是在骗老板。于我而言,我的 bliss station,需要一个 Mac,纸笔,计算器;When?小孩不在旁边的时候。
「觉得好玩」是工作或者做某一件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做那件事根本很无聊,那也无法坚持太久。例如我的外贸工作,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来源于我能够和世界的其他人产生连接;或者建站记录我对 blockchain 的探索,体验 NFT,认识 BTC,学习投资,探索 DID…这些都是纯碎因为好玩罢了。但我相信我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我也会顺便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是 show your work 的意义所在。
喜欢做的事情并一定非的要变现,否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曾几何时,做内容去变现,或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似乎变成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实际上,把兴趣变成工作的那些博主现在究竟心理发生什么变化,也没人知道,但我猜测——肯定已经变味了,代志一旦和金钱染上关系,那就无法变得纯粹。
也许没有那种「快乐工作」,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工作都是伴随着痛苦的,只是程度高度不同而已。而比如德国的小公司,因为高福利的笼罩和健全的制度,有一些无限接近「快乐工作」了,员工快乐,老板不快乐。所以,想快乐就做员工就好。不好意思,说的有点消极。但又想有钱,又不想工作?有能力的话最佳方案还是拥有自己生意,然后把自己从生意的工作流尽量剥离出来,并且搭配有效且长期主义的投资。
作者对 Marie Kondo 之前爆火的「整理术」提出质疑,认为把东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对艺术创作没有帮助。我真的很爱听到这种不同的声音,尽管我认为 Marie Kondo 的「整理术」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可能是因为我不是艺术家,我也和创意工作没啥关系吧。创意是关于 connection 的,作者认为 Marie 把周遭的 connection 都整理掉了,以至于无法产生艺术创作的火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不要在乎为什么有人可以在 30 岁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而是要关心为什么有人可以在 80 岁的时候还能去骑车和旅行,过着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因为 30 岁的有钱人并不一定在后半生都过着快乐的日子,但 80 岁的老人还能身体力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