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没有很爱看书的一个人。但自从打通了任督二脉,我明白了需要主动去找寻“痛感“,就像一早跑去健身房一样,可以分泌一些多巴胺,让人更快乐一些。更重要的是,读书提升自己多一点点,以应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有效的学习通常是“痛苦”的,所以变强绝不是偶然。

疫情以来,我算是建立了读书的习惯(包括做书的读书笔记),虽然读的量不多,每本翻开的书也不一定看完,但是只要一本书能改变我或者影响我一点点,那么,读这本书也便有了意义。

我发现我对个人提升,效率和生活方式类的书比较感兴趣,而现在看书的出发点和学生时期也不同 — 完全是自主性的学习,而非被动性的应试,由此也让看书这件事变得没那么无聊。

Rework 重生

by Jason Fried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 这是一本很适合创业者看的书。我们受的常规教育并不适用于商业和现实,学术上的理论虽然头头是道,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一文不值,唯有带着自己的初心,想办法给客户带来真正的长期的价值,才有办法在商业战场中立足,想个60%就可以立即出发去试探市场,现实会一步一步的纠正你。并且,公司的规格也不必做“大”,小公司也可以是一种目标,只要能够持续发展,保持盈利,保持灵活,何必壮大?

Atomic Habits 原子习惯

by James Clear

这本书科学的讲解如何去建立一个好的习惯。疫情以来呈指数级增长的健身人群中,我算是其中一个。建立习惯非常受用的一点就是建立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对你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比如健身前一天的晚上,我把健身的装备都拿出来放在健身包里并放在沙发上,第二条自然而然就会提起健身包走去健身房,而不会觉得健身好麻烦还要想拿很多衣服才能出门从而打消念头。

我也学到了没有所谓的“很自律”的人,人或多或少都不是自律的,所以要减少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想戒掉零食,那你干脆就不要买零食在家里比你买了一堆零食在家里,强迫自己不去吃他们,来的容易的多。 组织一个好的习惯建立不是失败,而是无聊,因为没有得到一些正向的刺激或反馈。比如健身如果练了半年,体态一点都没有改变,那么很容易就放弃了。尽可能的设置出小的milestone来激励你建立的习惯,因为人脑会对立即的刺激反应优于延迟的刺激。

Why we sleep 为什么要睡觉

by Matthew Walker 我们的睡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1),另一种是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睡眠)。而NREM又可以分为浅睡眠的阶段一和二,还有深度睡眠的阶段三。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9个小时的睡眠,个体之间有差异,所以大概会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在90~120分钟之间。这和我阅读的另一本书睡眠革命R90理论相悖,除了第一个周期90分钟之外,后续的周期会大于90分钟,所以如果都用90分钟作为标尺是不准确的,而且谁会在半夜失眠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数90分钟呢?

在天气热的时区,可以适当午睡不超过30分钟而在天气冷的时区(或冬天),也可以适当不午睡。晚上睡觉之前的30分钟尽量不工作和远离电子产品。

Essentialism 精要主义

by Greg McKeown 在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之前,我总在个人的To-do上做个简单排序并思考哪个任务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不能多于3个任务)?选择decision是精要主义的核心,好的选择往往是痛苦的,但是它会更有价值。以前很多时候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感觉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回想起来,真正有意义的寥寥无几,就像是炒股票,整天在盯盘,短期的进进出出,浪费了超多时间,赚也只会赚一点点(一般也是亏的多),得不偿失。巴菲特90%的财富只来源于10项投资,有时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和你做什么一样重要。

我也应用在管理手机照片这件事,定期删除手机照片成为了我理清思绪和更好的记住生活的一招撇步 — 把所有无意义,或是貌似有意义其实无意义的照片统统删除,只留下spark joy的。

Anything you want

by Derek Sivers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Sivers写的书。对我而言,他简直是一个哲学家。不管是工作或者生活,人的思考,人的情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自动化,利润和扩张。

不管在创业的什么阶段,永远要思考你的工作目前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帮助到客户?如果有,客户是否有利润,你是否有利润,如果都有,那不是足够了吗?Sivers做事情绝大部分喜欢亲力亲为,甚至连网站代码都自己从零折腾,在我看来,他很享受创业的每个过程。这件事没有对错,有的人追求小而精,有的人追求可复制化。

读后我随即和Sivers往来了几封email(因为他说过他每一封邮件都会回复),聊聊创业,聊聊域名…感觉他是一个超真实的人!

Show your work

by Austin Kleon 你不需要是一个专家,才能去分享你的内容。这是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冲击和观念上的改变,我相信也是这点让很多人走上创作者的道路。你也不一定要去create内容,你可以去document记录内容,记录一个你所学的有价值的东西,创作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以一个高质量的方式呈现出来,长期的做下去,自然会有serendipity发生,吸引到有相同兴趣的人成为你的“粉丝”。

Steal like an artist

by Austin Kleon 从模仿到超越,身为创作者,这是一条完全ok的道路。几乎没有人可以从零开始创作,甚至也不鼓励从零开始。Side project和爱好很重要!也是因为你有了兴趣,你才会去专研和记录,从而更近一步的收集和关联你的所学并输出你自己的东西,而这一个过程就是在吸收,收集,模仿,借鉴。

利用仅有的现有资源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必要去要求别人成功所利用的一模一样的资源。比如我有网站主机host服务,我有elementor插件,马上就可以搭建出一个像样的wordpress网站,业余时间在那里进行文字创作。

4 Hour Work Week

by Tim Ferriss 很难想象这本书是在07年出版的,这那个时代就已经有这种思想产生了,影响了digital nomad一代人的书。书里的New rich定义也深刻影响了我,摒弃了传统了拼命工作到老,然后退休生活的概念,转而拥抱mini retirement的生活方式,是的,其实出国旅行或者休上1个月的假期,成本比想象中要小的多,而且越年轻去做越有意义,因为等到你老了退休了,即使有钱你也玩不动了。

Ferriss号称欧美生活方式的教父,包括如何阅读吸收一本书,分享morning page写作整理思绪,如何设置手机软件不被推送打扰,如果最大化的使用外包服务让你的生意自动化运行等等,不管从工作和生活,都让我有一个新的认识。

但他的流派也正是因为很欧美,所以很多情况和国内的传统观念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择其善者而从之,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本来就有所不同,你不是非得按照Ferriss说的执行,况且,其实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方式自己都不知道,只能通过一步一步自己去探索,这才是人生。

以下这2个经常被提起的原则/定律也是从Tim身上学到的。

  • 80/20原则(Pareto Principle),比如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
  •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件任务必须给予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否则人们永远都觉得还有时间而不去完成它;或者解读为,如果一个任务,给再多的时间,人们也总是在最后一分钟内才完成。或者再解读为,人有多少时间,就找得出多少事情做,直到可用的时间被填满为止。

Go! Stock! Go!: A Stock Market Guide for Enterprising Children and their Curious Parents

by Bennett Zimmerman 这边袖珍小书读起来就像吃糖果一样,浅显易懂的分享了一个小家庭的投资案例帮助想要了解股票市场(特别是美股)的入门者理清一些基础的投资市场的概念,也帮助了我当时体验美股看懂一些基本的数据分析。对于不想听一些网红/youtuber乱推荐美股的人可以翻一翻,我也认为懂得从市场数据和财务报表中能独立分析一只股票的基本面是投资最关键的一环。

Make It Stick 认知天性

by Peter C. Brown / Henry L. Roediger III / Mark A. McDaniel 这本书教别人如何有效的学习。对比之前自己在学校受的教育,很少有人教导你如何有效的学习,除了做题狂轰滥炸,就是对一些内容死记硬背。学习的三大步骤就是编码你所学的新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做串联,检索新学的和已知的相互联系并更新认知,做到真正的stick,为你所用。

方法有几种,最出名就是主动回忆active recall和间隔练习space repetition,其他还包括穿插相关科目/技能的不同练习,以及在别人教你之前自己试着摸索解决问题等等。比如我学习德语,可以主动回忆自己整理的在现实生活中会用到的单词和表达,记忆卡上的新单词,实用对话的听力等等,串联相关技能的不同练习内容做到active recall;以及间隔2天练习一次这些内容,做到space repetition等等。

有趣的一点是,暗示的东西才会更容易让别人记住,反之明确表诉的却不然,所以给别人洗脑的时候不要直接阐述,要潜移默化的暗示他,比如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让他自己说出来,营销就是如此。


  1. REM Rapid Eye Mov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