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有第二大脑,吃太饱?

「第二大脑」的概念一经 Tiago 推出就整个 sexy 到不行,第二大脑风吹遍了整个互联网,众人纷纷被洗脑,我也是其中之一并无法自拔。没办法,在混乱的年代需要更好地管理知识储备 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应该是多数人的(隐性)诉求。那为什么「第二大脑」要叫「第二大脑」?别太纠结,你开心就好。

二、第二大脑的一个大误解

Your mind is for having ideas, not holding them. — David Allen

David Allen 的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既然说大脑是用来产生主意的,那么拥有「第二大脑」的意义便是用来储存资讯的了。如果带着这个想法去读 Tiago 的第二大脑系列书籍以及用于实践的话,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子的。

Tiago 表达的重点在于「采取行动」,第二大脑是围绕「Actionability」开展的。他强调的是通过构建一个第二大脑的系统,由此可以灵活调动自己的笔记并有效地输出内容和产出,而并不是单纯地存储档案。

网上尤其 YouTube 界很多博主把「第二大脑」理解为「储存」的工具,成了「帮你记住一切」,强调输入的「个人知识库」。这和 Tiago 的意愿背道而驰——他认为笔记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储存的。第二大脑的笔记法更像是一种项目管理笔记法——以项目专案 Projects 为根基的一个笔记框架。

但是,如果我们想用这个所谓的「第二大脑」来储存知识和信息,有意义吗?当然有啊!

于是 Tiago 的「第二大脑」概念和你自己的概念可能有那么一丢丢的出入 🤏。生搬硬套是没有幸福的,我们完全可以定义自己的「第二大脑」。

对于我而言,第二大脑系统仍然有很大的「存储知识」的属性。真的不必为了书里提倡的去照搬,只要能给我工作和日常带来价值,就足够了。原则比工具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输出类型,而网上 Youtuber 讲的时常是以视频输出为主,并不适合每个人。

三、第二大脑不是只有一个 APP

歹势,一开始我就是把 Notion 当成「第二大脑」APP 在使用的。但「第二大脑」对于我的意义更多在于帮我「储存」和「行动」,当然 Notion 仍然是目前这个大脑的最大构成部分,但是其他的 APP 或 软件也网状连结,一起编织成了我的「第二大脑」。以下的 APP,一天不用我可能会死亡。

Notion

  • 工作的项目管理
  • 卡片盒知识储备 PKM
  • 阅读/写作管理
  • 个人信息储存

Apple Notes

  • 历史工作的项目管理

Bear 熊掌记

  • Mental clarity 自己的家庭/个人/工作的蓝图
  • Brain vomit 乱涂乱写
  • 工作的信息及时调用
  • 健身信息的及时调用
  • Quick capture 快速捕捉的碎片信息

TickTick To-do

  1. ETD 管理(基于每周 review)
  2. Follow Ups (一堆跟进的事情,主要是被动的)
  3. 每日 To-do!(我永远在写这个,不写出来即原地崩溃)

Apple Calendar

  • Schedule
  • Reminder
  • Event

四、对《打造第二大脑实践手册》的重新思考

先说我的 PARA 分类:

Projects:短期的工作或者个人项目,有截止期限;

Areas:长期的(没有那么立即)项目,比如人际关系、财务规划、健康管理等等人生中你希望管理的项目,通常是没有期限的;

Resources:未来有可能用到的资料或文献等,未来才会产生行动,比如一些培训、读书、podcast 等等,或者帮助你完成 Projects 和 Areas 的工具和资讯;

Archives:如同冰箱的冷冻柜一样,平常不会用的暂时放到里面。

浅浅的思考 🧠

项目 Projects 会结束,而领域 Area 则会无限期持续下去。重新检视了我自己的卡片盒,发现其实我虽然按照 PARA 的笔记架构在执行,但是并没有真的很围绕「Actionability」去开展——我甚至没有每周去 review 这个盒子的内容…尤其是我的工作,到底要归纳在 Projects 还是在 Areas?我甚至觉得应该直接把「工作」剥离出来卡片盒,因为他既是一大块的任务,也可以拆成一小块的有截至日期的(这种情况就应该放在 Projects),但我又不想每日去 review 这个卡片盒(也不可能啦)。所以,其实我的卡片盒几乎没有 Project 这个类目,大部分都是 Areas 和 Resources。

我尝试把「装修房子」归入 Projects,因为它是一个 task,并且有截止期限,但因为不能产生有效的驱动力,所以写这个意义不大;我想把「在菲工作期间和波妞晚上打 Facetime」放到 Area 里,因为他没有一个截至日期又是我想长期做的,看似很合理,但是这样这个事情变成一个 task,而不是一个「知识」,况且我又不以卡片盒去做 action 的,所以不合理。目前,我的卡片盒部分截图长这个样子。

书中说电脑的资料也按 PARA 来整理。这点我不同意——因为我有试过,完全不实用。「第二大脑」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架构,目前主要用 Notion 来整理和管理。如果强制把电脑和手机的资料也生硬用 PARA 分类,会死的很惨。

在你有东西放进去某个文件夹 📁 之前,永远不要建立空的文件夹。

Areas 是私人的信息,Resources 是可以共享的。

以此作为一个准则。比如 Areas 里有自己的体检记录等等,属于是比较私人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是不共享的。看似有点道理,其实也不一定正确。因为有时候 Areas 和 Resources 的资料分类自己都搞不清楚。

资源 Resources 更多的是一些好奇心、爱好和兴趣,而不是一种「责任」。比如软件编程,我曾经自学有兴趣,但是学完大概率就没再碰过了——于是归类在 Resources 里面。比如 Crypto,我觉得不只是有兴趣,还是长期应该接触的东西(软件编程就不是一个觉得长期应该接触的东西),而且没有截至期限。比如 eddy.lu 的网站,也是一个长期应该做的事情,都放在 Areas。

Again,我再次认为我的 PARA 里面,不需要有 Projects…但「第二大脑」好死不死的是以项目专案 Projects 为根基的一个笔记框架,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不矛盾,因为真正的 Projects 我跳脱出卡片盒在管理——一个 Notion 的独立大 Page(下面还有千千万万个小 Page)。这是我自己的第二大脑,我说了算。

本来我认为建立卡片盒/第二大脑的意义在于回答「你在忙什么?」或「你要做什么?」等问题。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对,只回答了问题的一部分。我在忙什么?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不想写在卡片盒里呢,而是写在其他的项目管理软件去管理。我曾经考虑在 Projects 里写上工作,这样 PARA 也许真的就回答了「你在忙什么?」这个问题了。

Ali 的视频也强调了 「Projects」这个概念,其实 Areas, Resources, Archives 里面的事情也都可以理解为一个一个 Project,也就是常说的项目,台湾 Youtuber 叫「专案」,所以「Projects」真的太容易让人混淆了。如果只用「Projects」去归类自己的「第二大脑」,简单理解如下:

  • Sprint Projects — 工作;
  • Slow Burn Projects — 包括个人理财,健康管理,读书,区块链,生活方式等等的主题(Areas + Resources)。

五、我如何建立第二大脑

把「第二大脑」当成你在树林深处的隐秘小木屋——一个让你可以隔绝尘世喧嚣,好好琢磨你的点子、理论和创作的地方,然后再勇敢的回到世界与人分享。

Tiago 提出的 CODE 工作流:

Capture 捕获:把引发共鸣的信息收集起来;

Organize 组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即 PARA;

Distill 提炼:提炼笔记系统里的内容的精髓,筛选有用的信息;

Express 表达:和他人分享或生产自己的内容。

其实,大不可纠结这个所谓的 CODE,普通人只要注重前两个动作。Capture 用的工具一定要轻盈,我用的最多就是手机截屏,因为只花 0.1 秒的时间;Organize 就是对应 PARA 归类的应用,大部分的信息一旦归类完成,其实很少有后文。

我们口中的「整理」,有好大一部分基本上是变相的拖延。

本篇 Blog 本来没有要发表,但工作流好像有点经典。我在卡片盒 PARA 里有「第二大脑」这个卡片(或者说项目或者说专案随便你),于是它就被我引用了;Notion 的「阅读清单」里有《打造第二大脑》这本书几个月前写的原本不发表的破烂文字。我把他们复制粘贴到「Blogs」创作的页面,开始「提炼」——体会到 Incremental writing 的好处,相当一部分文字我没有从零开始写作,尽管筛选和修饰也花了我两个小时的时间。